学会新闻
中国性学会2019年十大新闻
2019年是《健康中国行动2030》实施的元年,是中国性学事业发展突飞猛进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性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成立并开展活动的第一年,也是学会大踏步发展的一年。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体会员在中国性学会理事会的带领下,在学会发展、学科建设、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公益扶贫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让我们跟随学会的十大新闻共同回顾中国性学会在2019年用辛勤与汗水谱写的绚丽华章。
中国性学会2019年十大新闻:
1 战略清晰,目标明确,架构合理,领域全面,中国性学快速发展
2 “不忘初心”有行动,“牢记使命”做公益,“中国男性健康日”主题活动规模空前,“幸福快车”开向全国
3 各类性教育活动丰富,性教育人才培养步伐加快
4 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学术影响力不断提高,推动学科进步与发展
5 国际交流日益扩大,中国性学闪亮走向国际舞台
6 科普宣教平台拓宽,方式新颖多样、喜闻乐见受欢迎
7 《中国性科学》杂志管理更加标准、规范,质量效益双丰收
8 制定专家共识,引领行业规范,搭建会企合作平台,肩负学科引领重任
9 强化人才培养,推进基地建设,夯实中国性学发展基石
10 各类性学人物不断涌现,助力中国性学向前发展
一、战略清晰,目标明确,架构合理,领域全面,中国性学快速发展
中国性学会2019年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性学会第六届理事第二次会议、《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会于11月1日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120多位性学同道参加了会议。在会员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姜辉会长总结了2019年“中国性学(Chinese Sexology),幸福中国(Happy China)”所取得的新成就,开拓的新局面,得到了全体会员代表的坚定支持和肯定。“健康中国,幸福相伴”也成为了中国性学事业的发展口号。在这一战略目标和口号的引导下,中国性学人更加坚定、更加团结,正朝着既定目标大踏步前行。
在学会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妇产科分会、微能量医学分会、手术学分会 、泌尿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功能外科分会、前列腺疾病分会等6个分会相继成立,生殖检验分会、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分会、性生殖健康产业分会、医药科普分会等也在积极筹建中。学会分支和会员队伍更加壮大,学会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学会可持续发展力量强大。
二、“不忘初心”有行动,“牢记使命”做公益,“中国男性健康日”主题活动规模空前,“幸福快车”开向全国
10月27日,中国性学会、中国性学研究院联合全国280家医院男科门诊、350家社区及药店,同时举行以“健康中国我行动,幸福相伴在一起”为主题的第20个“中国男性健康日”大型义诊咨询公益活动。此次活动在全国29个省市同时启动,1 800余名医师药师参与其中。本次活动全国总指挥、中国性学会姜辉会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义诊现场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今日头条等媒体采访。这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优秀成果之一,充分体现了学会的公益性和学术性。
同时,为了配合此次全国义诊活动,中国性学会宣教中心于10月23至30日推出首届“男性健康科普周活动”。本次活动做到了3个统一:统一时间,统一口号,统一主题。活动共义诊近20 000名男科患者,赠送20 000册健康科普书籍,发放20 000多盒避孕套等生殖健康相关产品。此活动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男科义诊活动,也是中国性学界和男科界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的厚礼。
“幸福快车”——中国性学会名医名家走基层”大型扶贫义诊公益活动,于6月16日在安徽省青阳县人民医院启动。6月至12月,幸福快车驶进14个城市14家基层医院,参与学术讲座2 000余人,义诊患者3 000余人次。
学会还先后组织专家到河南林县红旗渠、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江西赣州“二苏大”、吉林大学校园内的白求恩纪念馆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三、各类性教育活动丰富,性教育人才培养步伐加快
由中国性学会、广东省性学会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广州)性文化、成人用品、保健品博览会”于 11月1日上午在广州隆重开幕,来自中外的120多名性学家参加了开幕式的活动。性文化节期间还开设了以“新时代、新性情”为主题的健康论坛,100余万人次观看了网络直播,整个文化节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观众到场参观,网络观众达230万之多,很好地普及了性文化、性知识和性教育。
6月,学会培训认证中心组织有志于中国从事性教育和性治疗工作的性学同道前往荷兰等3国,进行为期9天的性学专业学习与经验交流活动。8月,培训认证中心首期儿童、青少年性教育教师研修班顺利结业,30多位有志于成为性教育老师的人员接受了专业的培训。这些活动、培训让很多性学同道进一步打开了思维,拓展了国际视野。
四、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学术影响力不断提高,推动学科进步与发展
中国性学会继续坚持“以学术带动学科,交流带动发展”的理念,通过举办国内大型学术会议、支持主办各级分会学术年会、受邀参与国际重大学术活动等形式,极大促进学科发展,学会的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盘点2019年,中国性学会共主办各种学术年会20多场次,学术年会的规模较2018年均有不同程度扩大,学术氛围日益浓厚。特别是在各分会主委及秘书长的积极带动下,学术年会设立了更多元化的活动,通过举办各类学术研讨、创新故事评比、演讲比赛等活动,涌现出一批能吃苦、脑子灵、拼命干的青年学者。学会支持并参与包括中国男科论坛、中国金陵性医学论坛、中国男科海西论、中国男科中部论坛、粤港澳男科论坛、全球华人男科及性医学会会议等学术活动10余场次,参加国际重大学术交流5次,学会学术氛围浓郁、学术活动活跃,学科社会影响力广泛。
五、国际交流日益扩大,中国性学闪亮走向国际舞台
4月11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了亚太性医学大会(APSSM),中国性学会代表团3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大会,参与大会发言和主持。姜辉教授和戴玉田教授被选为APSSM执行委员。5月3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了“全球华人泌尿外科学会学术年会”,中国性学会代表团10余位性学会专家在大会上发言或担任主持,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张炎教授获得首届“新星奖”。10月20至23日,“第三期中国性医学和男科学人才培训班”在美国休斯顿举行,28位中国专家接受培训;10月24日在美国纳什维尔举行了“第三届中美性医学会论坛”,15位中国专家进行大会报告及担任主持。
在学会的顶层设计下及其所搭建的平台下,越来越多的国内专家学者参与到国际交流中,通过交流提升自己,展示才华,拓展国际化视野,推动中国性医学和男科学国际化发展。
六、科普宣教平台拓宽,方式新颖多样、喜闻乐见受欢迎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性学会特别制作了“过节七天乐,幸福大咖说”——动漫话健康系列节目,节目推送以来,微信平台反响强烈,读者好评如潮。“男性健康周,幸福大咖说”延续了这一火爆状态。在第20个“中国男性健康日”期间,举办了“首届男性健康科普周”活动,影响力巨大。学会倡导用爱传递幸福,并与国内最大的资讯类平台“今日头条”合作,于男性健康日当天进驻“今日头条”,共同上线“关注男性健康”话题。短短2周大众阅读点击量突破1亿人次,上线2个月点击量突破4亿人次。“男科界”和“解男题”微信公众号广受关注,与《健康报》合作,开设两性健康专栏;与《健康时报》合作,开设男性健康日专版;首次提出“关注全生命周期的男性生殖健康”,业界反响强烈。
七、《中国性科学》杂志管理更加标准、规范,质量效益双丰收
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发布的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结果显示,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性学会主办的《中国性科学》期刊继续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继续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性科学》杂志社于11月1日在广州召开了2019年编委会,会议总结了杂志1年来的运营情况,8名编委获评优秀编委。杂志全年收稿2000余篇,发稿500余篇,所录文章中属于国家及省(市)级基金项目的文章占56%,比18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中国性科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
八、制定专家共识,引领行业规范,搭建会企合作平台,肩负学科引领重任
6月22日,由中国性学会牵头组织编写的《西地那非(万艾可)临床应用20年中国专家共识》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正式发布;8月25日,“中国男性性功能障碍诊治现状与展望高端圆桌会议暨中国ED患者流行病学再调查项目方案讨论会”在北京召开;10月12日,由中国性学会组织编写的“RigiScan勃起功能障碍诊治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在甘肃兰州正式发布;12月14日,“中国早泄标准化诊疗流程”编写专家组在吉林长春正式组成。专家们积极努力,不辞辛苦,发挥了学术引领和行业规范的示范效应。
以“幸福中国,科普先行”为主题的青年医生科普演讲比赛于6月22日在内蒙古呼号浩特举行;“‘怡开杯’首届中国男科研究生优秀论文报告大赛”于8月10日在湖南衡阳举行;以“幸福中国,创新先行” 为主题的“‘康爱多杯’首届中国基层男科医生‘创新故事会’大赛”于10月11日在甘肃兰州成功举办。这些活动极大调动了青年男科和基层男科医生的热情,培养储备了大量中国性学人才。
中国性学会还积极拓展资源和项目支持,依托中国性学研究院,携手国内与国际知名企业,汇集国内外众多知名男科专家成立了“商环包皮环切技术培训中心”以及“RigiScan性功能障碍诊疗评估培训中心”等,这些中心的成立旨在提高疾病诊疗技术,开展多学科诊疗临床研究,探索会企合作推动学科发展,推动“健康中国”与“幸福中国”的进一步实施。
九、强化人才培养,推进基地建设,夯实中国性学发展基石
中国性学研究院积极拓展资源和争取项目支持,公立医院男科的培训和实践基地(中心)数量扩大到35家,男科年门诊总量超过120万人次。经过辛勤耕耘和不断的努力,学会的工作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2019年学会吸引到社会资金支持学院发展,“培训实践基地管理中心”“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幸福快车管理中心”等相继建立,学会向科学化、规范化、正规化管理发展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由中国性学会、中国男科教育培训学院委托,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北京大学——中国性学男科知名专家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于 1 月 4日在北京大学顺利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性学和男科界青年才俊80余人齐聚北京大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北大文化。“中国男科显微外科培训中心”依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先后共举办10期显微外科培训班,培养出了70多位显微外科医生,其中近40位学员回到所在单位后都已经开展了显微外科手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显微外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中国性功能障碍诊疗培训中心”依托南京大学鼓楼医院,举办培训班3期,共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34名,包括理论授课、实习教学、操作训练及手术观摩等。通过学习,大多数学员都在本单位开展了各项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推动当地男科的发展与普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十、各类性学人物不断涌现,助力中国性学向前发展
8月9日,学会理事张贤生、何乐业教授在北京第三届“国之名医”盛典上荣获“国之名医”称号;10月24日,中国性学会常务副会长戴玉田教授在美国纳什维尔举行“北美性医学会学术年会”上获颁“北美性医学会杰出贡献奖”;11月2日,张海涛、徐志鹏、高晶晶、刘凌云、武志刚、郭庆华、周梁、陈鑫、黄晓鹏、李广永、郑磊、丁一郎、杨锐林和郭立强等14位青年性医学和男科医生在广州“第二届中国行学家大会”上获颁“中国未来性学家”称号;12月14日,由《男科界》及《中国性科学》杂志牵头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男性生殖健康奖”评选在长春揭晓,吕伯东、许蓬、何乐业、王洪亮和马良宏等5位教授荣获“杰出贡献奖”;张炎、王璟琦、赵善超、车晓艳以及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推广部等荣获“年度人物奖”。3位来自基层的男科专家杨伟忠、郭新武和刘伯龙荣获“基层突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