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所有人的新年规划和节日氛围,疫情的变化时刻都在牵动着全国上下所有人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云南省委省政府、医院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第一时间组建援鄂医疗队。2020年1月24日作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男性科的一名男护士,我主动请缨报名参加湖北新冠状肺炎抗疫突击队,2月4日作为云南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队员正式出征武汉。
机场出征仪式
2月4日云南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发
到达武汉后,经过短暂的培训,我被分配到江汉方舱医院。该医院是首批接收新型冠状肺炎轻症患者的临时救助医院,总床位数1600张,是武汉市收治床位最多的一家方舱医院。云南队负责江汉方舱医院8个病区近400张病床的护理工作,包括患者的所有治疗及一切生活照护,如:病情观察、采血、咽拭子采集、生命体征监测、健康宣教、三餐及生活物资发放等。
发放三餐 搬氧气瓶
给患者吸氧 测生命体征
方舱医院使用初期很多硬件设施不完善,病人多医护人员少、医疗物资紧缺、没有洗手设施等等,起初我们连更换防护服的帐篷都没有,紧接着补给的帐篷多次被雪压垮不能使用,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不少。但是大家本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血浓于水”的中国人的民族情怀,国家及各级相关部门积极组织物资调配,将各种困难一一克服,保障病人和抗疫人员的各种生活、医疗所需。
搬运物资
跟换防护用品的帐篷
援鄂期间不仅仅是对心理素质的考验,更多的是身体素质的考验。我们10人一组,每名护士平均接管病人30多个病人,每天4班倒,每班6小时,上班期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身体痒不能抓挠。因为物资紧张,担心上班期间上厕所影响工作,同时为了节约防护服,所以上班前3小时我们都不敢喝水,或者吃一些干粮尽量减少水份的摄入;由于没有洗手设施我们只有带3层手套进行防护,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再加上护目镜、口罩的约束,工作起来有诸多不便。
6小时下来已是汗流浃背,面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压痕,双手皮肤已被泡皱,部分队员由于缺氧出现头晕、眼花、想吐、甚至晕倒。在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下,每天要进入拥有一千多名确诊患者的场所中工作,说是不紧张、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的职责是什么,所有队员没有一句怨言,不断的鼓励自己,把对家人的思念藏在了心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当代医护人员吃苦敬业精神。
出舱时衣服已湿透
出舱时的双手及面容
工作场景
查对医嘱
随着每天不断上升的确诊人数,疫情形势十分严峻。病人排着很长的队等待住院,已住院的病人蜷缩在床上,目光呆滞,不愿说话,内心充满了恐惧,病房不断的传来剧烈咳嗽声,让整个病区的气氛显得十分凝重。为了缓解病人的焦虑,减轻对环境的陌生感,我们不断与他们沟通交流。为了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带领他们做各种相应的活动或广播操,传授疾病防护知识,让他们了解疾病预防措施。
健康宣教
带领患者活动
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关舱,我们相拥而泣......
通过这场疫情我也经历了人生的一次蜕变,真正体会到“生于华夏,何其有幸”的含义。我们要感恩我们拥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一个高效率的执政党,和执行力较强的各级政府部门,才能让此次抗疫取得阶段性的胜利。援鄂44天的抗疫任务圆满完成,我们云南省第二批援鄂护理团队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防疫工作先进集体奖励,同时也获得个人嘉奖及记功奖励。
我们不是英雄,只是白衣战士的职责所在!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男性科
李智奎
2020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