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快速发展走大路,幸福中国举旗帜 ——北医三院男科2020年度十大新闻
导语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最早实现了疫情防控常态化。北医三院男科团队在姜辉主任的带领下,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团结一致,在医疗、教学、科研、科普等各项工作稳中求进,再创佳绩。
一 抗击新冠疫情,有序复工复产,多策并举提升医疗服质量
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贯穿了整个2020年,北医三院男科团队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形势下,按照医院和科室的要求,认真学习和落实疫情防控有关知识,有序复工复产;特别是面对每周七天开放门诊、周末日门诊量是平时日门诊量1.5倍以上的情况,团队员工们积极支持科室工作,实现了每周七天开放门诊、每周七天开放精液化验、每周五天手术日的心举措,为方便患者就诊做了贡献。特别是8月-12月份的总体工作量超过2019年同期,其中11月和12月的月门诊量均过一万人次,说明已经全面复工复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北京市疫情,男科医护人员不畏困难,积极支援抗疫一线:刘德风主治医师主动请缨,先后两次作为组长带队参与北京市核酸检测任务。
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团队利用新媒体和自媒体,采取直播、线上会议和讲堂的方式宣传抗疫知识,普及两性健康。“姜辉来了”、“姜辉谈两性”以及积极参与中国性学会举办的“祝你好孕”、 “性福大咖说”、 “中国性学大讲堂”等直播。
二 无精子症诊疗相关研究工作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
经过多年的攻坚克难,各项技术壁垒逐一攻破,北医三院男科所做成绩获得国家认可。北医三院男科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姜辉教授作为牵头人联合多家单位的研究成果——“无精子症诊治新体系建立、技术创新及示范推广应用”项目获得“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
经过十年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针对男性无精子症的诊断和治疗,北医三院男科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无精子症诊疗新体系,建立及完善了显微输精管输精管吻合术、显微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精囊镜射精管切开疏通术等先进手术方法,建立及完善相关诊断方法、标准建立及推广,建立了从保守治疗到手术治疗以及男性生育力保存等各种治疗方法的完整体系,并先后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北京医学科技奖等。
此次获奖,说明北医三院男科医疗、科研等方面继续引领全国同行业的发展,受到国内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
三 临床诊疗工作保质保量,较好地完成全年任务
在这个极特殊的年份,三院男科在防控疫情的大背景下,克服重重困难,全面复工复产,全年完成门诊诊疗95623人次,全年手术量1454台,精液常规检查48005人次,精子库外供1561支,帮助自精保存患者117人。
在做好医疗服务的同时,三院男科积极投入社会工作,推动学科发展。姜辉教授牵头成立了北京市预防医学会男性健康管理与疾病防控专业委员会,并担任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赵连明当选副主任委员、张海涛任秘书长;姜辉教授连任北京健康教育协会性生殖健康教育专委会主委、唐文豪当选副主委、刘德风任秘书长。袁人培副主任技师获聘担任中国性学会生殖检验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姜辉教授获聘担任国际性医学会出版委员会委员、林浩成副研究员获聘担任国际性医学会青年培训委员会副主席、吴寒博士获聘担任国际性医学会会员委员会委员。
四 科研工作扎实前行,不断取得新成绩
姜辉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林浩成副研究员获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牵头两项国家一类新药药物临床试验及多项药物临床研究。
姜辉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科研优秀奖”。目前在研国家级及省部级基金项目9项,其中包括科技部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4项,牵头4项临床新药试验。
全年以北医三院男科作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单位发表论文21篇,其中包括Gut、Protein&Cell等国际级期刊在内的SCI论文15篇。北医三院男科还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少、弱精子症、无精子症等男性不育研究体系,各项科研合作有序推进。
五 培养优秀人才,教育教学工作稳步进行
2020年毕业科研型硕士研究生1名士后1名,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各1名。目前在读研究生7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各5名。目前科室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
2020年出站博士后1名,新入站博士后2名。目前在站博士后4名,其中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博士后工作站2名。2名北京大学国内访问学者完成学习并结业。
北医三院男科作为全国男科的排头兵,常年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2020年共接受来自河北、山东、内蒙等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共18名。
刘德风主治医师获得北京大学第二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医科类)一等奖和最受学生欢迎奖,姜辉教授获得了北京大学优秀指导教师奖。刘德风医生获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21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最佳教学演奖、最受学生欢迎奖。
六 新媒体时代,科普先行,多点开花,屡创佳绩
北医三院男科团队在性与生殖健康大众教育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出版了一系列生殖健康科普方面的著作、文章,如在中国男性健康日期间出版发行的《夜问365》。同时,参与了多期电视节目录制,如《健康之路》(共录制三期)、《凤凰大视野》等;与各大媒体广泛合作,如《健康报》两性专栏、《生命时报》幸福妙招专栏、《大众健康》杂志专栏、今日头条《男性健康专家谈》等,借助直播平台的大流量进行科普直播节目,如康爱良医直播、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父亲节以及男性健康日等直播,全年累积覆盖用户十亿人次以上。
姜辉教授荣获百度医典“十大科普影响力专家”、健康报“年度健康传播影响力人物”;赵连明当选“中国十大男性健康科普专家”、“第五届中国男性生殖健康奖——年度人物奖”;刘德风医生获颁健康报“医学科普新星”,其本人撰写的科普文章《老年人,性需求VS性健康,如何兼得?》入选健康报“十大医学科普文章”之首。
在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生育力保护科普大赛上,刘德风获得三等奖,毛加明、吴寒获得优秀奖;赵连明获得2020年北京市“健康北京”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一等奖。
七 保持紧密的国内合作,带动全国男科新发展
北医三院男科作为技术人才引进团队,分别获选深圳市“三名工程”项目和苏州市“临床医学专家团队”项目,自2017年起为期五年技术支持。2019年姜辉教授获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特聘教授”。2020年姜辉教授被杭州市聘请为“钱江特聘专家”,参与浙江红会医院生殖医学的发展和建设。
近年来,我国男科事业发展迅速,北医三院男科无论在医学、教学、科研等方面,多年来稳居全国前列。引领和带动了全国范围内多家兄弟单位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在北医三院男科同学会的基础,2020年筹建了“北医三院男科联盟”,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138家医院男科申请加入。自此,搭建起全国男科同道学术交流、科研协作、医疗联动的更广阔平台,结下深厚的友谊,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八 不忘初心使命,勇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服务
北医三院男科不忘初心,以行践言,积极参与中国男性健康日、义诊和下乡扶贫等社会公益活动,提高了老百姓的健康意识,解决了老百姓的实际困难,促进了受援单位男科诊疗水平的提高。
2020年10月28日是第21个“中国男性健康日”,男性健康日期间,中国性学会发起的“2020年中国男性健康日”大型义诊咨询公益活动,北医三院男科积极参与,脚踏实地做了大量工作:姜辉主任是这次全国大型义诊咨询公益活动的总指挥,并在北医三院义诊点亲自带领团队进行义诊活动,进行免费咨询,发放健康科普书籍杂志和生殖健康用品,同时还进行了科普讲座、网络直播等互动体验活动,这些活动受到广大患者和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北医三院男科积极参与下乡扶贫等社会公益活动,带动当地男科专业的发展。北医三院男科唐文豪教授、林浩成教授在内蒙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和延庆医院各进行了3个月的帮扶工作,在帮扶期间,积极参与当地科室的医、教、研工作,对男科知识进行了系统性规范性讲解,并帮助受援单位开展显微外科手术。
九 男科诊疗技术保持领先,新诊疗、新技术不断突破
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的男科显微外科技术、同步取精取卵备供精的“三同”技术继续保持领先,全年共完成男科显微手术517台,其中显微取精340台,获精率52.7%,居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男科临床业务继续得到拓展,男科患者实时彩超检查、阴茎海绵体注射血管活性药物试验(ICI)+阴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DU)等新增诊疗项目在男科诊疗区域可以当日完成,“阴茎假体植入手术”等泌尿男科手术量逐步增加,手术技术日益成熟。
十 打造科普宣传新品牌,引领男性健康教育新标杆
在创建科普品牌方面,北医三院男科分别与腾讯医典、今日头条、百度健康医典等平台开展合作,先后开设《左右为难》、《姜辉谈两性》以及《姜辉来了》等男性健康科普平台。其中《左右为男》栏目总点击量超2080万次,单一视频点击量三周超一千万次,创科普单视频收看量增长最快记录。联合腾讯医典打造的两性知识科普短视频栏目《ohmy急刹车》,条均播放700万+,总播放量超15亿次,深受公众欢迎。与腾讯医典合作的《姜辉谈两性》栏目,在9月26日世界避孕日当天首播,首期直播在腾讯新闻、腾讯视频、腾讯微视、腾讯看点等腾讯系渠道及快手、央视频、B站等平台同步播出,覆盖受众近500万,直播间参与人数累计百万人次,再一次成为健康科普领域爆款。
站在岁末回眸凝望,历经极其不平凡的2020年。
这一年,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姜辉教授率领北医三院男科团队迎难而上,所有医护人员坚守岗位,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担当精神。
这一年来,北医三院男科医疗、教学工作稳中求进,科学研究攻坚克难,科普工作屡创佳绩。
这一年,我们坚定信念,乘风破浪,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展示出北医三院男科团队应有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