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会新闻

学会新闻

第四届中国妇幼保健男科大会暨中国性学会妇幼保健男科分会2020年学术年会大会圆满举行

字号:
浏览次数:

  2020年9月26日上午,第四届中国妇幼保健男科大会暨中国性学会妇幼保健男科分会2020年学术年会于辽宁沈阳拉开帷幕。多名国内男科学、泌尿外科学及生殖医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国内外男科学研究最新进展、男科相关疾病规范化诊疗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交流与讨论,贡献了一场异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1.jpg

  大会正式开始。首先,由姜辉教授带来“团结一心,推动中国性学和男科学发展”的主题讲座,介绍了中国性学会已开展和即将开展的系列男性生殖健康教育与科普活动,振奋人心;戴玉田教授分享了“PDE5I对生殖系统的作用和影响”,朱伟杰教授讲授了“人类精子颈-中段异常对生殖的负效应”,均引起了参会者的极大兴趣。

2.jpg

(姜辉教授)

  接下来,几位专家继续带来男女科生殖领域的精彩报告:张贤生教授为大家解读了慢性前列腺炎对男性生殖功能的影响”;许蓬教授与全场探讨了“非男方因素ICSI妥否?”,对于ICSI的发展背景、伦理讨论,都做了详细阐述;汪李虎教授做了“生精障碍来源精子的遗传学分析”主题报告,分享了睾丸生精障碍获取精子治疗方案;赵晓苗教授就“抗凝和免疫治疗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主题进行了阐述并分享病例;吕金星教授在“投石问路,精索静脉显微结扎体会”报告中,列举了精索静脉曲张各种手术处理的对比、处理治疗原则及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jpg

(张贤生教授)

  涂响安教授的“裸眼3D辅助下输精管附睾吻合术”,通过清晰的录像视频为与会者详细讲解了手术全过程;赵连明教授带来了“北医三院无精子症诊治经验”,就临床诊治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李芃教授结合步骤清晰的手术录像,为大家讲解了“显微镜下输精管-附睾吻合术在梗阻性无精子症中的应用”;张峰彬教授为与会者详尽地介绍了“影响男性生精功能的常用药物”;潘伯臣教授的“谈谈弱精子症”报告,引发了与会者的兴趣和讨论。

4.jpg

(涂响安教授)

  在下午的会议中,安庚教授的“3D打印阴茎海绵体生物支架修复阴茎缺损的研究”,紧扣科技热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褚庆军教授的“畸形精子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细数了畸形精子的分类,对临床治疗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杨洋教授通过具体病例,引出“HPV感染与男性不育”主题汇报,并提出了未来的思考;张利教授的“基层男科建设发展之实践”,结合实例讲述了男科建设的经验;王小龙教授的“青少年顽固性遗精症的思考”,关注青少年问题,十分具有启发性;张欣宗教授分享了“预测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效果的代谢组学研究”,为下一步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药物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5.jpg

(安庚教授)

  张曦倩教授就“如何让质控更好地为临床工作保驾护航”主题做了精彩的分享,蒲江波教授详细列举了“ART技术男性因素准入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钟兴明教授与全场专家就“同种免疫因素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展开交流;程东凯教授结合详实的数据,从实验室角度分析了“睾丸精子与附睾精子妊娠结局比较”;刘丽丽教授从“性发育异常的遗传学诊断”角度为大家分享了经验,她指出每位性发育异常患者完善的身体修复和心理支持,都离不开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

6.jpg

(张曦倩教授)

  在论文交流与病例汇报环节,孙龙浩教授分析了克氏综合征的不同病例;李浩教授汇报了“功能性不射精症的诊疗体会”;胡中民教授分享了“显微取精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并进行了病例报告。三位专家探讨了男性生殖疾病治疗的新理念,并就临床诊治和与会者做了热烈的讨论。

7.jpg

(孙龙浩教授)

  最后,汪李虎教授对大会做了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大会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高精尖领域。他宣布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感谢各位专家同道克服各种困难参加本次大会,祝大家双节快乐。

8.jpg

(汪李虎教授)